“即便如今形势一片大好,岂能置之不理?”
说到这里,司马昭忽然明白了什么:
“莫非镇南大将军想要效仿汉中那样,留军盯梢,然后率主力长驱直入?”
“正是。”钟会点头。
司马昭想了想,觉得不妥:“稳扎稳打不好吗?白帝城虽然难下,但已是独木难支,一个月不行,两个月还打不下来?何必犯险!”
钟会不置可否。
他现在心里算是有数了。
钟会从很早以前就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
当司马昭在御前问对的时候,只要陛下的决定跟司马昭反着来,最终结局都是利好的。
这虽然有点迷信色彩,但实在太过灵验了,钟会不敢不信。
况且他也认为王基的决定是对的,看着司马昭开口道:
“别看永安宫拿得那么容易,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若非阎宇出城浪战,此刻的局势怕是与汉、乐无异。”
“那日裴季彦作的图你也看到了,白帝城外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道,其余皆是绝壁。”
“任我军有多少兵马,也只能慢慢磨,除非能像阳安关那样有内应配合,否则别说两个月,再打半年都不一定能攻下。”
司马昭心底一沉,捏着拳头:“都打到这个份儿上了,宗预还坚持个什么劲儿!”
“我觉得镇南大将军应该花心思去劝降,叫宗预别做无畏的抵抗。”
钟会摇头:“打仗不能把胜负寄托在这种事情上,至少从目前来看,宗预是个硬骨头。”
接着,他又对司马昭稍微讲了些宗预的事迹。
此人性格刚烈,当年出使吴国时面对孙权就不卑不亢。
要知道,孙权这个人经常喜欢“调戏”他国来使,以彰显他的至尊。
但时常翻车。
前有邓芝,后有宗预。
孙权问:“吴、汉一家亲,但孤听说你们擅自在白帝城增兵,是何故?”
宗预答:“吴国在巴丘增兵,汉国在巴东增兵,皆事势宜然,这有啥可问的?”
孙权又被当面怼脸,心里不爽,但也只能笑呵呵得夸宗预坦率,耿直!
而且宗预在本国也很强势,就算是面对邓芝这个比他大一辈的老家伙,也是丝毫不怂。
这样的人会投降吗?
怕是不能。
“唉!”司马昭一甩袖子,朝行辕走去。
钟会快步跟上,“子上兄,我说完了,你还没说呢!”
。。。。
二人很快进入议事堂,今日裴秀不在,说是病了。
南方湿气太重,且有不少传染病,别看只隔了一条长江,但江北就比江南要适宜得多。
当然这是指北人在南方的适应程度,南人世居于此,免疫系统里多半都有抗体。
不过这个因人而异,夏侯献、司马昭、钟会到目前为止,身体没任何异样,或许与不服散,抵抗力强有关?
来到御前,钟会很快将王基的上表呈了上去。
夏侯献看完,开口问道:
“士季认同王镇南之谋?”
“臣以为可!”钟会的声音清越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