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高启声音落下,殿内不少文臣都是一阵嗤笑。
在他们看来高启有如此一问,简直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此次大明西南之战,打的就是吐蕃和安南。
如此一来,此时又怎么可能往吐蕃和安南派遣使者。
难不成把人送过去,让吐蕃和安南斩杀?
就在众人对高启此问嗤之以鼻之时,却听朱标颔首说道:“自然是有!”
“既出使诸国,吐蕃、安南自然在列!”
和顿时哑然,满脸惊骇的群臣不同。
此时高启却显得格外平静。
原地斟酌数秒后,平声回道:“爪哇、苏门答腊、占城等国倒是好说。我礼部便能挑选官员出使列国。”
“只是吐蕃、安南两朝。”
“以何人为使,还望陛下圣裁!”
伴随高启声音落下,上一秒听到还要出使安南、吐蕃而骇然的在场群臣,此刻眸光不善,一个个齐刷刷瞪向高启。
高启这老家伙着实有些不是人了。
出使爪哇、苏门答腊等国的人选压根不用过多考虑。
上国使者出使下国,自然是趾高气昂。等到了爪哇等国境内,甚至就连他们国主都要对大明使臣礼敬有加。
按照古之惯例,下国国主不仅要备上朝贡,请使臣带回中原。
他们还需单独备上一份礼物,酬谢大明使臣。
而且按照惯例,这份单独酬谢自然也是不用上缴国库。
真要说的话,出使爪哇等国绝对算的上是美差。
然而此时大战在即,出使吐蕃、安南自是不同。其中凶险,更是不言而喻。
可此时高启的意思,却是说出使爪哇等国这样的美差,他们礼部自己消化。
而出使安南、吐蕃这般凶险的差事,却是要朱标从在场官员中选定。
思绪至此,在场官员神经紧张,生怕朱标提及他们的同时,也是在心中默默将高启的祖宗十八代都给快速问候了一遍。
也是在大殿寂寥无声,宛若被人按下暂停键一般。
却见冯诚猛地出班拱手。
“微臣不才,愿领此命,出使安南!”
“你无甚阅历,难当此任。”朱标知冯诚有为自己分忧,报效朝廷的心思。
可就和先前说的那样,派他出使的确不合适。
“诸卿!”
朱标故意拖长嗓音,只不过数秒都不见有人主动请命。
朱标轻叹口气,转而令道:“出使安南、爪哇两朝,事关重大。”
“使者人选也该仔细审定。”
“铁铉!”
“御史台有监察百官之责,列为臣工品行也自是了解。”
“如此,命你御史台同礼部一同审定出使安南、吐蕃的使者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