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陛下。。。。。”
此刻饶是铁铉也没想到朱标竟会如此严惩。
可也就在他准备出声之际,却听朱标语调微沉,继续说道。
“此三人虽无贪墨枉法之行,却实在任职懈怠,难堪大用。列位臣工应当共勉。”
“御史台此次监察有方,理当重赏。”
“户部!”
“臣在。”
待李俨出班,朱标朗声道:“将此三人一年俸禄赏赐御史台上下官员。”
“微臣领命!”
闻言至此。
原本还想说些什么的铁铉这才息声。
不只是他,在场官员也都明白。
此次朱标如此严惩李兆鑫三人,一来是为了敲打其他懈怠懒政的官员,二来便是为御史台扬名。
毕竟三年来,御史台虽有监察百官之责。
可因为涂节被诛,更因为皇帝有锦衣卫,所以御史台整整三年毫无建树。
说尸位素餐,御史台中的官员才真正是尸位素餐。
而朱标如此严惩李兆鑫三人,在场官员却也无人以为朱标严苛。
此事传出,士林儒生更不会认为朝廷对待官员约束极严。
毕竟见朱标抬高、倚重御史台,这便证明朱标有削弱锦衣卫权利之意。
相较于这点,李兆鑫三人被树为典型,因此严惩自然算不了什么。
“圣明天纵,无外圣上!”
随着一名官员跪地高呼,此刻大殿众人也纷纷放声疾呼。
也是此时。
朱标轻咳一声,打断众人称赞后淡淡说道。
“眼下大军已开赴西南,平定西南也是指日可待。”
“然朕有意于大战之前,派遣使者出使诸国。”
“礼部!”
听到朱标提及他们礼部,时任礼部尚书的高启却没有第一时间出班。
毕竟谢全现如今居于礼部,高启实不知朱标是要召他还是召谢全。
“高夫子!”
“微臣在。”
“朝会之上,夫子竟有些跑神?”
“这。。。。微臣年迈,耳目不明。还望陛下恕罪。。。。。”
“夫子当保重身体。”
随意安抚一句后,朱标冲高启直接问道:“派往诸国之使者,卿心中可有人选?”
“嗯。。。。”
高启沉吟数秒,转而看向朱标追问道:“不知陛下所言诸国,是否包括吐蕃、高丽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