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土地也分了下去。
每户帐篷,分了十亩地,二十亩草场。而减免三年税收,是标配。
哈拉湖城,是潘小安打下的第一座吐蕃国城。
他要在这里做个试点。他要让这一千一百顶帐篷人家,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当然,他更想让吐蕃国其他城镇的人看一看,归化安国之后,得到的是麦香,不是血腥。
潘小安在哈拉湖城,待了十五天。
他开荒捕鱼便用了十天。
哈拉湖城的百姓,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守在自家的地里,喜悦而迷茫。
他们脚下是自己家的土地,不是豪绅首领家的地。
他们种的粮食,可以收到自己的帐篷里。他们放牧的牛羊,可以关在自己的羊圈里。
而他们腰上的木牌,不是枷锁,是身份自由的象征。
随军铁匠将收集来的敌人的兵器,重新锻造。
潘小安没有锻造铁人十二,而是锻造了一十二把铁犁。
一百户帐篷,可分用一把铁犁。
潘小安与张月如分头行动。他们教哈拉湖城百姓,怎么用铁犁。
一头牦牛被套在犁辕上。
潘小安头戴草帽,吆喝一声“开土喽”。然后他鞭子轻轻落下,那牦牛便哞一声,开始前行。
土地破开,露出新鲜的土壤。地龙不耐烦的看潘小安一眼,便又钻进泥土里。
老鼠可没有那么好脾气。它们一边四散而逃,一边骂骂咧咧。
潘小安捣毁了它们的鼠洞,挨骂都是轻的。
土壤被翻开后,潘小安换下犁,按上耙。长方形的木耙带着铁齿,可以更好的粉碎土块。
潘小安看向围观的百姓。“勇敢的少年,请到我身前来。”
便真有胆大的孩子,走向潘小安。在孩子的眼里,这个异族人并不十分坏。
他虽然杀了城邦的勇士,可他却分给他们土地,还教他们种地。
潘小安点了两个半大小子,让他们蹲在木耙上。
“抓紧点,不要慌。”潘小安一甩缰绳,牦牛便开始前行。
木耙将土块粉碎,使土壤更加细腻。孩子们先是畏惧,后是高兴。
这像坐车一样的感觉,还蛮有趣。于是,便又有孩子自告奋勇。
潘小安唤过一个百姓,让他照着做。那人长的倒是强壮,就是看起来太过老实。
潘小安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老实人,老好人。他们舍得出力,脾气好,有耐心,可以教会更多人。
犁沟,撒种,掩埋,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