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子建听到对面的信炮声和鼓号声响起之后,便立刻对在身旁的亲兵部弟兄命令道:“传令全军,立刻集结!”
“遵命!”
随后李子建就把挂在腰间令箭,也就是一面刷着红油漆的下面是长方形上面是三角形牌子递给了这名弟兄。
紧接着这名弟兄便拿着令箭从了望塔上爬下去,然后这名弟兄便一边举着令箭一边大声喊道:“大帅有令,全军集结!”
这名弟兄一边喊着一边沿着这营寨的中轴线往铁营的帅帐方向跑去,留守在帅帐的王小靖接过令箭之后便正式下令全军开始集结。
不久之后在中军帅帐响起了一声信炮声,炮响过后那就集结的鼓号声开始响了起来。
在了望塔上的周兵和杨英还有骑兵营的管营刘体福,立刻便对王铁抱拳行礼道:“大帅,属下回营了!”
“嗯!”王铁点了点头摆手示意回营去集结队伍。
这铁营的亲军部与左右两营还有骑兵营是分营驻扎的,并不是在一个营寨里面,所以这周兵和杨英、刘体福必须要回去才行。
虽然大部队在集结,但王铁和李子建两人则是依旧留在这了望塔上,拿着望远镜观察这对面的杜弘域营寨。
这一支部队的集结速度往往是最能反映部队的战斗力,毕竟你这连集结队伍都拖三拉四的,你还能指望能打什么硬仗?!
当铁营这边刚开始集结的时候,那对面的杜弘域部的一通鼓就已经结束了。
这一通鼓的时间非常的短,也就是一分钟左右的样子,这第一通鼓代表的是集结的信号。
在杜弘域的营寨中鼓号声沉浸了大概有个两三分钟之后,第二通鼓的鼓号声响了起来,这第二通鼓敲击的时间比较长,大概有个一盏茶的时间,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样子。
按照明军的规定同时也是义军的规定,第二通鼓过后,营中的中高级军官必须得要披甲带刃骑着马到中军大帐前等候点卯。
如果在点完名之后还没有到的话,遇到一点手腕子硬的将领,那直接就是一刀下去给军前正法以儆效尤。
铁营这么多年来也就刘体纯和杨英两人因为集结点卯动刀子杀过人,不过这倒也不是迟到的人比较少,而是就这两人治军严苛。
像王经纬、周兵、孔有德包括王铁管的没那么严,也就是痛打几十大板外加罚款而已,再重一点也就是降级免职。
这第二通鼓的沉浸时间就是营将对下属中上级军官的点卯时间,点完卯之后人都到齐了那就是开始第三通鼓,也就是最后一通鼓。
由于铁营营寨与杜弘域的营寨距离比较远,所以王铁和李子建两人拿着望远镜也看不清楚杜弘域中军帅帐附近是什么情况,到底有没有军官迟到的。
不过王铁他们猜测应该是有迟到的,因为这杜弘域部的二通鼓过后很长时间都没有敲响三通鼓。
正常来说即使杜弘域营中的中高级军官比较多,那点个名最多也就个三四分钟的时间,用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敲三通鼓肯定是出了问题。
王铁和李子建两人猜的没有错,杜弘域这次紧急集结还真就有好几个军官迟到的,这迟到的军官中有一个居然还是杜弘域是副手,提督标营的中军副将徐文勇。
这家伙是当代魏国公徐弘基的亲侄子,在这提督标营那叫一个牛逼轰轰,杜弘域整顿军务训练军队最大的阻碍就是以这个家伙为首的南都京营勋贵集团。
也正是因为杜弘域看这个家伙不爽,这营中大小事务也就基本上不跟这家伙商量,完全把这家伙当成一个空气。
当然,杜弘域也跟这家伙商量不出什么东西来,毕竟这家伙是魏国公走范景文的后门硬塞到杜弘域标下来的,打算跟着杜弘域混点了军功积攒政治资本为以后谋求更高的职务。
要按杜弘域的选将标准,这徐文勇当一个把总他都嫌能力不足,当中军副将完全就是扯淡。
所以这就导致杜弘域这个提督集结队伍准备打仗,而作为中军官居然出现不在中军大帐,而且还出现迟到的这种离谱情况。
。。。
杜弘域营寨,中军帅帐前。
此时这杜弘域正穿着一身刷着金油漆的鱼鳞甲,这鱼鳞甲在中午阳光的照耀之下金光闪闪的,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金甲神人一样。
杜弘域的头上戴着的则是一顶六面盔,盔上六面还都绘制着六尊护法神像,这六面盔上的红缨枪差不多有三十多厘米长,杵在上面就像是一个避雷针一样。
杜弘域头上戴着的这个头盔那一般的将帅是没资格戴的,哪怕是总兵一级没有特批也是不允许的,只有高等宗室以及勋贵出任的高级武官才能佩戴这种头盔。
杜弘域虽然不是勋贵,但他是京营的提督,所以也被允许佩戴这种高等级的头盔。
大明皇帝的头盔那也是这种形制的,不过皇帝的头盔上面红缨枪下有一个真武大帝的塑像,宗室及勋贵所佩戴的则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