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蒲氏。”裴秀加快了语速:
“出仕的人不多,或者资料不详。就一个蒲元,曾任诸葛亮丞相府西曹掾,据说此人擅长锻刀。”
“锻刀?”
“准确来说,各种武器都会做,蜀国所作弩机、兵甲,此人多有参与。”
“此人尚健在?”
夏侯献来了兴趣,这个时代的工匠地位虽然很低,但也有一定的基数,不是他们不存在,而是没人关注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臣不知。”裴秀道。
“去查。”夏侯献说,“若还有能工巧匠,好生安顿,等战事结束,朕欲召见。”
“臣遵旨。”
裴秀接着又介绍了狐氏等族。
总而言之,这些家族若是放在中原,就如孤星比皓月那般不显,但在当地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
甚至有的强到可以决定一郡之归属。
夏侯献对于他们的投诚自然很欣喜,但话又说回来,这帮人其实挺鸡贼的。
若他们不主动来投,等到蜀汉灭亡后再归顺,那便是砧板上的鱼肉。
夏侯献觉得哪家碍眼,就可以把它们迁走,若是再跳一点,就送去敦煌吃沙子。
可现在不成了。
不仅不好随便动人家,甚至还得给官做,意思一下。
不过凡事都有利弊,至少现在解决了眼前之急。
例如前段时间从汉中传回的消息,说南郑赵氏很是顽固。
这个家族自后汉梁冀秉政时期就出仕做官了,后一直为汉臣。
当初魏武入汉中时,赵氏逃走了,刘备夺取汉中,人又回来了,是个大汉死忠粉家族。。。。
至少如今的赵氏族长用行动表示,愿与大汉同死。
赵氏不配合就算了,甚至还联络城中守将,欲里外夹击,并发动部曲骚扰我军粮道。
前军将军马隆深恨之,在围乐城之余,欲分兵击之。
而这种情况就不用夏侯献多费心思考虑如何安抚,因为心里已经默认对方是是死人了。
“以黄慈为武都太守。”夏侯献想了想,接着说:“马氏让他们自己选个人出来任阴平太守。”
“喏。”裴秀心中记下,又是问道:“陛下不如趁势抛出封赏许诺,让蜀中那些犹豫不定之人都来相投。”
夏侯献摩挲着下巴,缓缓道:“先看看战局如何发展吧。”
他可不想一股脑把好处都分出去。
这样仗是打得容易了,但各个世家的利益还都保持原样,顶多是益州换个主人,没什么意思。
要想收拾蜀地人心,至少要稍稍犁一下,灭一批留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