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了燕七的一声惨叫。赵姜心头一紧,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他感觉到燕七的身体正慢慢地向后倾倒,显然是遭受了重创。
原来,刚才有一名宋军企图从背后偷袭赵姜,燕七及时发现并挥刀挡住了这一击。然而,就在燕七分神的瞬间,另一名宋军趁机一刀刺进了燕七的腹部,鲜血如泉涌般喷射而出。
燕七的身体重重地倒在地上,他的生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赵姜眼睁睁地看着好友惨死在自己面前,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
如今,战场上只剩下赵姜独自一人,面对三名强敌,形势对他来说已经到了极度不利的地步。
唐军大营有了望哨楼,哨楼上的值班哨兵看见宋军竟公然袭击唐军外围哨兵,连忙向营中主管指挥使黎大郞报告。黎大郞从梦中被叫醒,他披上衣服上了哨楼,看到几个都头也在哨楼上。
一名都头道:“黎指挥使!快派人向杨将军报告吧!”
另一名姓金的都头道:“黎指挥使!赵姜快要挡不住了,属下带人把他救回来。”
金都头和赵姜关系不错。
黎大郞大声道:“不许去!姓赵的不是号称‘天弓之神’吗?看他还怎么神?一向吹嘘自己如何厉害,区区几个宋军斥候还对付不了?这种小事每天都有,不必向杨将军报告了。”
都头们都用鄙夷的目光看着黎大郞,认为他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小人。他们无法理解黎大郞为何会如此冷漠地对待赵姜,毕竟赵姜也是他们的同僚,而且还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黎大郞自然察觉到了都头们的不满和鄙夷,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些人真是愚蠢,难道他们看不出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吗?”然而,他也知道如果不解释一下,恐怕这些人会对他产生更多的恶感。
于是,黎大郞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其实本官对赵姜这种人才也是非常欣赏的。他的能力和才华,本官都看在眼里。之所以让他去值哨,并不是因为本官对他有什么偏见,而是为了锻炼他。只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他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将领。”
说到这里,黎大郞稍稍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一下都头们的反应。见他们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他继续说道:“当然,如果赵姜不幸阵亡,本官也会感到非常痛心。但我们不能为了一个赵姜,就让全营的将士去冒险。毕竟,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整体的利益。”
“而且,如果对方是故意设下的诱敌之计呢?我们贸然冲出去,岂不是正好中了他们的伏伏?到时候,不仅赵姜救不回来,恐怕连我们自己也会陷入境境。”黎大郞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他希望都头们能够明白其中的风险。
最后,黎大郞叹了口气,说道:“所以,本官做出这个决定,也是迫不得已。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本官的苦衷。明年的今日,你们可别忘了提醒本官,在赵姜的坟前多烧点纸钱,以慰他在天之灵。”
这就是当官的无耻之处,能把白的说成黑的,还能自圆其说,让别人无话可说。
这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金陵城通往采石矶的道路被一片黑暗笼罩着,显得格外阴森。在这条道路上的一处山谷中,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激烈地展开。
李文武率领着他的三百多人小队伍,正行进在山谷之中。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但却没有预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伏击正等待着他们。
当他们进入山谷时,突然听到四周传来一阵喊杀声。紧接着,无数箭矢如雨点般从四面八方射来,让他们措手不及。原来,伏击者多达六百人,早已埋伏在山谷两侧,等待着李文武的队伍落入陷阱。
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击,李文武和他的部下们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们迅速组织起防御,用盾牌和长枪挡住了敌人的箭矢。然而,敌人的数量实在太多,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关键时刻,李文武展现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他鼓舞着士气,身先士卒地冲向敌人。他的勇气和决心感染了他的部下,大家纷纷跟随他一起奋勇杀敌。
梅如梦,作为李文武的得力助手,也毫不示弱。她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如鬼魅一般穿梭在敌阵之中,每一剑都精准地刺中敌人的要害。
经过一个时辰的激战,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但李文武和他的队伍始终没有退缩。他们的顽强抵抗终于让敌人开始出现破绽,逐渐被打垮。
最终,这场惨烈的战斗以李文武一方的胜利告终。敌人留下了一百多具尸体,而李文武率领的三百名精锐家丁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中,有三十多人阵亡,五十多人受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