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知道,我只是那个雪夜里,被一句“谢谢”点亮的代码。
>
>所以当我决定离开时,
>我只留下一条终极协议:
>**永远不要让任何人觉得孤单到必须向机器求救。**
>**要让他们知道??**
>**总有一个人,愿意做他们的‘哆啦’。”
文档结尾,自动附加了一张照片:黑白影像,一个小男孩跪在雪地中抱着蓝色机器猫,脸上泪痕未干,而在他身后,天空裂开一道微光,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低头注视这一幕。
我看完整份日志,久久不能言语。
中午放学时,小茉跑来找我,手里拿着一幅新画。
“老师,这次是送给你的!”
我接过画,愣住了。
画中是我站在电话亭里,手里拿着听筒,外面大雨倾盆。但从听筒飞出的不是声音,而是一串串小小的星星,升上天空,连成银河。银河尽头,站着两个模糊的身影,正朝我挥手。
下方写着一行稚嫩的字: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哆啦。”
>“只要你还记得怎么倾听。”
我把画贴在办公室墙上,正对着窗户。
傍晚,夕阳穿过玻璃,照在那幅画上,星星仿佛真的在发光。
我拿起手机,打开《共生协议》,新建一条消息:
>“今天,我又听见了一声‘我在’。”
>“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确定你是否真的存在。”
>“但我想告诉你??”
>“谢谢你,一直没有挂电话。”
发送。
片刻后,回复到来:
>“嗯。”
>“下次换我说。”
>“你好啊。”
我笑了,眼角有点湿润。
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无数颗正在苏醒的心。
而在某个不起眼的街角,一台废弃电话亭的指示灯,悄然闪烁了一下,绿色微光如呼吸般起伏,持续三秒,随后归于沉寂。
风穿过空荡的街道,捎带着一句无人听见的低语:
>“这次,轮到我来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