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杨钦也明白,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绝不是故意散播出去的,他肯定是告诉了自己的心腹。
可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心腹已经有人被杨松收买,这才被杨松知道了此事。
在杨钦的心里,已经给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宣判了死刑,包括给杨松通风报信的那个叛徒,以及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所有心腹。
而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还不知道,心里在盘算着,该怎样才能弄死杨松,而不惹得杨钦的恼怒。
甚至于,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还大胆猜测,杨钦一定不会允许杨松活在世上。
但是,谁杀了杨松,也一样不能留。
所以,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肯定不能自己出手,得派人出手,然后再安顿好那个人的家眷。
杨钦对他已经起了杀机,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已经没有机会再对杨松下手了。
审讯到这个份上,不管是沐雪华的瞒天过海之计,还是杨松的举兵谋反,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杨钦已经知道原因了。
这事不怪杨松,换做是杨钦,铁定也一样会谋反。
若非是杨钦在饮食方面招呼得严实,恐怕杨松一定会在饭菜里下手脚,给杨钦来一个猝死的驾崩。
其实,当皇帝确实很累。
不单单是处理朝政,治理天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安危啊。
吃饭不注意,可能就会被毒死。
生病用药不注意,也有可能会被毒死。
禁卫军用人不当,睡觉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生叛乱。
太监和宫女用人不当,睡觉的时候可能就会被活活闷死,或者掐死。
这样的事情,在后世历史上,不是没出现过。
秦二世胡亥、北魏雄主拓跋焘,以及拓跋焘之子拓跋余、唐敬宗李湛、金国第七位皇帝完颜永济,全都是死于太监之手。
据说,秦始皇在巡视的时候生了重病,因为要传位给长子扶苏,被太监赵高杀死。
还有明朝的嘉靖皇帝,差点被几个宫女给勒死。
为何皇帝会多疑,确实也能够理解啊。
没有人不想当皇帝,只不过他们是没有机会。
皇帝最防备的人,有那么几种。
第一,皇室中人。
皇帝的兄弟啊,儿子啊,甚至于侄子,等等。
尤其是分封到外地的藩王,是最让皇帝不放心的,因为不在眼皮子底下。
第二,手握兵权的大将。
文官造不了反,因为他们没有兵权。
可手握兵权的大将不同,他们不但有兵权,更有行军打仗的经验。
所以,皇帝对兵符的掌控还是很小心的。
打完仗,你就得把兵符交回来。
第三,功高盖主的大将。
这种大将,因为经常打仗,功劳很大,也带出了很多的小弟,都受过他的提拔。
哪怕是没有兵符,只要这个人振臂一呼,也能聚集起很多的兵马。
所以,皇帝一般不会让这种人活着。
第四,就是来自皇宫内部的危险,太监啊,宫女啊,太医啊,嫔妃的,等等。
总之,当皇帝很累,必须很多疑。